在牙科诊室里,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:“医生,我牙疼得厉害,是不是该拔了?”经过仔细检查,我们发现患者的“牙痛”实则源于一个不常被联想到的“罪魁祸首”——急性鼻炎。
急性鼻炎,俗称“感冒”,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,它不仅会导致鼻塞、流涕等典型症状,还可能因鼻塞引发的张口呼吸、鼻呼吸功能减退等间接影响,使口腔内的环境发生变化,进而引发或加剧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,造成患者“牙痛”的错觉。
如何区分这种由急性鼻炎引起的“牙痛”与真正的牙病呢?关键在于观察伴随症状,真正的牙痛往往伴有冷热刺激加剧、叩击痛等表现,而由急性鼻炎引起的“牙痛”则更多表现为面部或牙龈的广泛不适,且在鼻塞缓解后,“牙痛”症状也会相应减轻。
对于这类患者,首要的治疗是针对急性鼻炎本身,通过使用抗组胺药、减充血剂等药物缓解鼻腔充血和过敏反应,同时注意保持鼻腔清洁,避免继发感染,在鼻炎得到有效控制后,因鼻塞引起的“牙痛”症状自然也会随之缓解。
对于长期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,我们建议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由鼻炎引发的口腔问题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戒烟限酒、均衡饮食、适当锻炼等,也是预防鼻炎及减少其对全身健康影响的重要措施。
急性鼻炎虽小,但其对口腔健康的间接影响不容忽视,作为牙科医生,我们不仅要关注牙齿本身的问题,还要时刻留意那些可能被忽视的“幕后黑手”,为患者的全面健康保驾护航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