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牙科诊疗中,偶尔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:他们主诉心脏不适,如胸闷、心悸,甚至有濒死感,但经过一系列心脏检查却未发现明显异常,这时,医生需警惕,患者可能罹患的是心脏神经官能症——一种因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的疾病。
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器质性心脏病,却能引起与心脏病相似的症状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慌,作为牙科医生,在接诊此类患者时,首要任务是稳定患者情绪,通过耐心沟通了解其病史、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,同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(如心电图、心脏彩超),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。
在诊疗过程中,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患者恐慌的医学术语,如“心脏病”、“心肌缺血”等,而应采用更温和、易懂的表述,如“心脏功能调节异常”、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”等,向患者解释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成因、表现及治疗方式,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,减轻心理负担。
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,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,更重要的是心理干预和自我调节,牙科医生可建议患者参与适量的体育活动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,必要时可转介至心理科进行专业治疗。
在牙科诊疗中遇到心脏不适症状的患者时,医生需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,细心观察、耐心沟通,以科学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,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,避免因误诊或不当处理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。
添加新评论